我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基本上都會有外戚干政的情況出現,但伴隨著皇帝的成長,這些外界威脅基本上都會被清除,也很難在后面幾代繼續出現。
嘗有人問于蘇文忠公,曰:「公之博洽可學乎?」曰:「可。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里、官制、兵法、貨財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核矣。」——明 楊慎《升庵集》卷七二《蘇公讀書法》
不僅如此,蘇軾曾經三次抄寫《漢書》,并能做到全書背誦,一開始是以三個連字為題,再是兩個連字為題,最后是一個字為題。隨意選擇《漢書》中任意一字,蘇軾便能往后一字不差的背出來:
(司農)公曰:「以先生天才,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何用手鈔邪?」東坡曰:「不然。某讀《漢書》到此凡三經手鈔矣。
初則一段事鈔三字為題;次則兩字;今則一字。」東坡云:「足下試舉題一字。」公如其言,東坡應聲輒誦數百言,無一字差缺。凡數挑,皆然。公降嘆良久,曰:「先生真謫仙才也!」——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
除了蘇軾以外,黃庭堅也很愛讀《漢書》,讀此書比相伴佳人還要快樂。如果沒有經常讀此書,則會覺得灰心槁形、面目可憎,連對人說的話都乏味無比。
每相聚,輒讀數葉《前漢書》,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人澆灌之,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也。——《山谷集·外集》卷十《與宋子茂書》
更有甚者,用《漢書》來下酒。
宋代詞人蘇舜欽讀書時,要邊讀邊喝酒,每天都要喝掉一斗酒。有一次蘇舜欽讀《漢書·張良傳》,不知不覺喝了幾大杯酒,他的外公杜祁公笑著說:「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
北宋名將郭逵少年時讀《漢書》,「饑即食其餅,
沽酒一升飲,再讀書。抵暮歸,率以為常。」
《漢書》說起來不過是一部史書,真的這麼有魅力嗎?其實書里金句頻出,字字珠璣、句句箴言。下面就簡單列舉一些: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
有人敢于侵犯我們強大的漢帝國,即便是逃得再遠,也一定要誅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