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典名著《紅樓夢》,王熙鳳、薛寶釵、林黛玉都是人們相當熟悉的名字,再不了解內容,也能說出黛玉葬花的故事。
它的作者,正是清代的曹雪芹。這位寫出不朽巨著的大文豪,一輩子過得也像書里的人物:年少輕裘白馬,不知愁滋味;人到中年,生活壓力撲面而來,于是一地雞毛。
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只有年歲漸長、閱盡滄桑,才會更懂。
01說起來,小時候的曹雪芹出身好、人聰明,就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他出身望族,生于清代南京江寧織造府,家資巨富。
加上祖母溺愛,跟賈寶玉一樣,曹雪芹很是經歷了一段富貴風流的公子哥生活,或吟詩作畫,或彈琴下棋,日子過得心滿意足。
曹家家學頗深,他的祖父曹寅著有詩詞集,在揚州曾管領《全唐詩》及二十幾種精裝書的刻印,兼管揚州詩局。家中藏書非常多,據說精本就有3287種之多。
雖然淘氣,但曹雪芹本人相當聰明,特別愛讀書,只不過不大愛看四書五經。他喜歡詩賦、小說之類的文學書,像戲曲、美食、養生、醫藥諸科,也是雜學旁收。
對曹雪芹來說,那可能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了。
有人說,沒有這段積蓄能量的經歷,可能也不會有後來的《紅樓夢》——這部皇皇巨著,幾乎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醫藥、服飾等等。
據統計,其中僅描寫的食品多達186種,包含9個大類;涉及的中藥100多種,方劑也有40多個,令人眼花繚亂。
02好景不長,他十三歲時,時任江寧織造員外郎的叔父(一說父親)曹頫被革職入獄,次年正月元宵節前被抄家,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
曹家也從此日漸衰落。
昔日的榮華富貴,一下變成了黃粱一夢。
為了償還騷擾驛站案欠下的虧空、填補家用,曹家不得已賣地,家里的奴仆趁機搗鬼,中飽私囊。再後來,還有賊寇入室盜竊,終于淪落到門戶凋零,人口流散,不得不仰人鼻息過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