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親身經歷別人的痛苦,就不要去評判去插嘴別人的人生。
一個心理學家,在研究時發現,如果一個人說出去的話,有90%以上都是沒有任何營養的廢話,這個人會很快樂。如果一個人所說的廢話不足50%,他的快樂會比前一種人要少。
這個研究結果表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存在的無目的語言越多,兩人的親密值越高,關系越親近。
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與痛苦,沒有哪兩個人可以擁有一模一樣的經歷,所以我們無需插嘴別人的苦楚,很多時候,無聲地陪伴,比適得其反的語言,更容易讓人心存感激。
在生活中,當別人在說這四件事時,切記不要多嘴。
01:當別人在說自己工作不好的時候,別接話
沒有人會喜歡上班,當面對只有工作能養活自己的現狀,每個人都會想盡辦法說服自己去上班,工作的意義,在于可以用來交換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個人在你面前,痛斥各種工作的不好,哪怕這個人是你最好的朋友,你也不要輕易順著他的話往下說。
無論他對自己的工作有多麼地不滿,為生活而疲于奔命的打工人,都會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按時起床,奔赴工作一線。
若是你不小心把他勸退了,當對方面對生存危機的時候,不會記得自己對工作的埋怨,只會記得是你害他丟了飯碗。
所以,聽到朋友對工作的不滿和吐槽,不要接話。
02:當別人在說自己孩子不好的時候,別插嘴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因為每個大人都曾經是一個小孩兒。
為人父母,全世界的爸媽都有眼疾,別人家的孩子哪兒哪兒都好,自己家的孩子做什麼都能把自己氣冒煙。
這種人表面上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甚至痛斥孩子的種種劣跡,試圖引起你的感情共鳴,實際只是單純的情感發泄,沒有父母會真的對自己的孩子深惡痛絕。
但凡你在這種情況下插了嘴,說了這個孩子的不好,就會立刻激發父母心中的護犢子情結,這種我的孩子,我自己可以罵,別人不能說一句不好的現象,在每一個家庭都會發生,插嘴的大多出力不討好。
所以,面對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不滿,千萬不要接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