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里寫道:「一座移動著的冰山顯得高貴,是由它那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決定的。一個作家采用省略的辦法,如果他不懂的話,那這只能留一些空缺在自己的作品里。」海明威曾多次把自己的創作風格比喻為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而正由于他寫作所遵循的「冰山原則」,形成其作品中獨有的美學印記,故而成就了海明威作品的文學高度。
《乞力馬扎羅山的雪》是海明威比較經典的一個短篇。單薄的情節基本褪去敘事性故事的常規格局,用「外聚焦"的視角,只通過男女主人公間的對話直述穿插意識流的回憶重現,構建了極強的敘事張力,表達出作者厚重的對于生存和死亡的思考與叩問。
肯尼亞安博塞利公園所見的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常年積雪,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據說,這是非洲最高的山。它的西高峰叫作馬塞人的「厄阿奇-厄阿伊」,即上帝之殿。在西高峰的近旁,發現了一具風干凍僵了的豹子骨架。這頭豹子到這樣的高山上尋找什麼?至今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豹子到高山上尋找什麼?是為了離上帝之殿更近嗎?一如男主人公哈里,執著地要遠離物質財富來到乞力馬扎羅開啟這趟非洲之旅。他在尋找什麼?
這趟旅程要了哈里的命,因為狩獵時膝蓋被劃傷,消毒不及時引發了壞疽,唯一的交通工具卡車中途拋錨,他和妻子仆人不得不滯留在草原上等待經過的飛機救援。小說的開始就表現出了死亡的侵襲,三只禿鷲盤旋在哈里躺著蔽蔭的金合歡樹上,哈里這時候對于死亡是恐懼的,看見禿鷲讓他想到自己正在腐爛的腿,因為恐懼他帶著無名的憤怒,不斷把惡劣的情緒發泄到妻子身上。
一個將死之人的厭世,其實帶著無能為力的自暴自棄,其背后是掙扎的生存欲望。
哈里回憶的部分用的是不同的字體,代表了回憶與現實的分割。第一個回憶的影像是火車站,車站在海明威的小說中經常出現,承載了等待與離別的火車站在這里,映射出哈里對于死亡的等待和對于生命的離別。
在生命的能量不斷地從哈里身體上流失的同時,鬣狗開始在他周圍出現。它們暗暗地在不遠處蟄伏于長草叢間,鬣狗的經過像一陣散發邪惡氣息的風,帶給他一股無力而綿長的空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