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日本首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他的小說唯美細膩,常常描寫生活在下層女子如藝伎、舞女、女藝人等她們的悲慘遭遇和愛情追求。
他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描寫了一位高中生和一位流浪舞女的懵懂初戀,而重要代表作《雪國》又進行了升華,除了唯美的浪漫,又增添了濃郁的哀傷。
在《雪國》這篇小說中,川端康成講述的故事其實并不復雜,不過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子的情感糾葛。但在這個極其簡單的故事里,卻到處充滿著「人生不過是徒勞」的無力感,而最后生死的一剎那里,又能讓讀者感到悲傷和震撼。
最關鍵的是,小說全文都給人唯美的的感覺,漫天飛雪很美,山川疊巒很美,連那種藏不住的愛和欲都透著美麗。
可美只是表象,文中三個人物都有其各自的悲哀。
1.一個沒有精神支柱的人,注定是痛苦的。
男主島村是一位研究古典舞蹈的研究家,他坐食遺產,整日無所事事,精神極度空虛,偶爾通過照片和資料研究西洋舞蹈,可以說一位有錢有閑的公子哥,他有妻有子,卻到處游蕩,四處留情,好像并沒有什麼事能夠穩住他的心。
而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生,就是徒勞啊。」
故事就是島村三次來到雪國的經歷,第一次來的時候,他結識了美麗清純的姑娘駒子,那時她還沒有成為藝伎,只是一個來宴會幫忙的人。
島村對她一見鐘情,被她的清澈靈動所吸引,之后連續三年每年都會來和她相聚一段時光,他明知道駒子對他的愛很深很濃,但卻不以為然,覺得一個藝伎愛上一位客人實在是「徒勞」,是毫無意義的。
「唉,這個女子在迷戀著我呢。這又是多麼可悲啊。」
在第二次去雪國的途中,他遇到了另一個美得讓人震撼的姑娘葉子,島村瞬間被葉子吸引,之后葉子出現的時候,島村總會格外興奮,但他也只是駐步欣賞。
那時候的駒子已經生活所迫變成了真正的藝伎,島村一邊和駒子溫情脈脈,一邊心里惦記著葉子。
駒子和葉子,就如同「靈與肉」的象征,一個現實,一個虛幻,一個熱烈似火,一個清冷似冰,一個如夏花絢爛,一個如秋葉精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