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在中國西南古老的雪域高原,有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傻子,他被稱為中國版阿甘,是藏族作家阿來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的主人公。
《塵埃落定》是阿來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輾轉4年才得以出版。
41歲的阿來也憑借此書,成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在《塵埃落定》大獲成功之前,阿來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
他仿佛也是個執拗的傻子,一直默默堅持著,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靜待時代的回答。
他與他筆下的傻子,盡管與現實格格不入,卻比誰都活得明白。
在廣袤的康藏草原上無人不知,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麥其家的二少爺是一個傻子。
他是老麥其酗酒后與漢族二太太生下的「混血兒」,出生一個月還不會笑。
父親命令他笑一個,他一咧嘴,一汪涎水從嘴角掉了下來。
長大后,他經常在早晨初醒時迷失自己,如果沒有人告訴他,他是麥其土司的二少爺,他就會癡癡呆呆地忘記一切。
可是他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明白,自己一點也不傻。
但他并不在意人人都把他看作傻子,躲藏在「傻子」的軀殼里,好處很多。
因為「傻」,旁人對他卸下心防,可以毫無防備地對他說真話,甚至與他有繼承權之爭的大少爺,也對他很好。
因為「傻」,可以仗著「無知者無畏」,說別人不敢說得真話,做別人不敢挑戰的事情,而沒人懷疑他。
因為「傻」,那股憨憨的真誠總讓人心生憐憫,總有忠誠的奴仆一廂情愿地為他出謀劃策。
自覺背負「傻」的人設,二少爺在暗潮洶涌的土司家族,既沒有高處不勝寒的焦慮,也沒有槍打出頭鳥的惶恐,明哲保身,輕松度日。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想做聰明人,但維持「聰明」反而是一件讓人心力交瘁的事情,還會給旁人帶來壓力與戒備。
而「裝傻」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是「大智慧」,既在暗藏實力中保護了自己,也在韜光養晦中積蓄了力量。
做個世俗上的笨人,其實是一個人最聰明的活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