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引進中國製「智能機器狗」掀資安風波 數發部強調嚴守資通政策
台北市府近日引進一款「智能機器狗」,希望能藉助其高科技能力協助巡查市區人行道,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與精確度。這款機器狗具備360度建模與精準定位的功能,還能自行通報人行道的各項缺失。然而,這項看似創新的技術採購,卻因機器狗的生產來源為中國,遭到外界質疑資安問題,引發巨大爭議。
根據現行《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台灣自2019年起即限制公部門使用中國製造的資通訊產品,這一規定正是為了確保資安,防止任何境外敵對勢力經由遠端操控危害國家安全。
準數發部長林宜敬表示,各級政府機關若欲使用中國廠牌產品,必須經過資安長審核並報請數發部核準。然而,至今數發部並未收到台北市府關于專案使用中國廠牌「智能機器狗」的申請,這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在這數位時代,安全與便利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然而,基于國家安全考量,政府的任何技術採購都應更謹慎、透明。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強調,政府自始至終都以保護國家資通安全為首要目標,而針對機器狗的使用,也必須遵照相關政策與程序。對此,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則回應,指出傳輸設備由台灣廠商研發,沒有資安問題。然而,專家擔憂,這樣的解釋並不能完全消除公眾對潛在資安風險的疑慮,因為中國製造的核心部件可能仍成為資訊外泄的窗口。
這一事件無疑再次敲響了資安警鐘。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設備的復雜性與連網特性也使其成為潛在威脅。「智能機器狗」這類高科技產品,縱然現行檢測手段能判斷其目前安全無疑,但未來卻難保不會經由遠端連線或自動更新鏈路被操控。此一點,林宜敬再次提醒台北市府務必重視。
此事件反映出台灣現階段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在促進科技進步與維護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當技術的飛速發展成為一把雙刃劍,謹慎與智慧就成為每一個決策者不可或缺的品質。**這不僅僅對于台北市府或其他地區政府而言是如此,更是整個國家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下,急需深刻思考並積極應對的問題。
**未來如何確保科技助力治理,而非成為潛在風險,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問題。**台北市府的此番經歷,無疑為所有公共機構在面對新興科技產品進口時,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反思契機。科技應作用于推動進步,而非帶來威脅,這正是社會各界需要攜手共進,努力追求的目標。
來自網路的評論
1、要不要禁止台灣人吸中國飄過來的空氣?87
2、政府官員們,如果你家裡完全沒有敵對勢力的產品,或者你辦公室完全沒有敵對勢力產品的,請大聲地講出來接受全國人民的表揚
3、這個數發佈好像很大了,還要你核準那不是怕死了
4、請證實啊,別一直被害妄想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