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公司負責建造海軍自製潛艦原型艦海鯤號(711號),近日因現任董事長黃正弘請辭而再度成為焦點。黃正弘在借調期滿前毅然決定請辭並獲準,將歸建成大學。此事也引起各界對海鯤號交艦期程的關注。國防部顧立雄表示,海鯤號在完成浮航測試並具備潛航條件後,會自然進行下一步的潛航測試。
在立法院多個委員會聯席會議上,針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的審查,媒體追問黃董辭職是否會影響海鯤號的交艦進度。顧立雄強調,目前潛艦的艦上系統調校仍在進行,各項裝備的調整與設備的測試評估都在預期內,一切按管制節點進行,期望能如期完成各項任務。
此外,《金融時報》報導稱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創新單位(DIU)計劃派遣聯絡官至多國,以加快在無人機領域的合作,其中今年將派一名聯絡官來台。對此,顧立雄表示,國防部與美方有緊密的軍事交流與合作,但具體個案不予評論,維持一貫的操作原則。
台船公司在新聞稿中表示,黃正弘擔任董事長以來,一直深知肩負國艦國造的重任及企業轉型的責任,期間努力不懈,全力推動公司改革與專案進度。公司在政府支持和團隊協力下,穩步前行並獲得各界肯定。黃董因家庭因素慎重考慮後決定歸建成大,但他承諾辭職後若有需要協助或交接之處,必將全力配合,以期公司業務精進續創新猷。
本事件展現出擺在台船公司面前的挑戰與希望。**企業運行並非只靠領導者個人的奮鬥,而是在集體智慧與不懈努力的結晶中尋得方向。**黃董事長的辭職或冀望于家庭的安穩,但他在台船所留下的不僅是職位的空缺,更是一份追求卓越的精神。
未來,隨著國防項目的推進與國際合作的加深,台灣也將見證更多科技創新與軍事合作的成果。海鯤號的初航,或許是一個新的起點,說明著台灣在國防自立與技術創新上的不懈追求。
在這樣的變革時代,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革新不僅在于技術的突破,更在于人心的凝聚與信念的持續。
**這段旅程中,如何平衡個人與國家的利益,始終是需要每一個身處其中者的智慧與努力。
來自網路的評論
1、是不是看苗頭不對先跳船了?
2、唯一推薦郭璽博士
3、黃董事長先知先覺走為上策,不走不妙
4、此時不走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