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衛生福利部新任部長石崇良在AI內閣2.0架構下正式亮相。這位新首長在展示未來的衛福政策方向時,首先表達了對萬華居民的歉意。此事源自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在社交媒體上的公然抨擊,要求石崇良在接任衛福部長之前,先向萬華居民道歉。石崇良不待媒體提問,主動表態,坦言自己過往失言:「如果因為這樣造成萬華居民的受傷,我很願意道歉,表達我的歉意。」
這場見面會在石崇良與媒體的交流中,自然地揭開序幕。當媒體提及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與呂建德曾因失言事件而引發的爭議時,石崇良巧妙地轉移話題,自揭「萬華是疫情破口」一言之失。
他以幽默的方式回應,稱媒體應該最想了解此事件。他解釋,當初在立法院質詢時,被問及疫情破口位置,依據疫調結果給出答案,未料此話竟傷害了萬華居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
石崇良誠懇地表示:「每個人都會有失言的時候,包括我也會失言,我也曾經失言。」但他更希望的是,大家能走出疫情的陰霾。這次全球性的大劫難是所有人的共同經驗,也是每個人成長的一種學習。他對于這段歷程深有感觸,希望能夠藉此機會,促使人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在言語間流露的真誠,石崇良強調:「每個人都有講錯話的時候,有時不用這麼嚴肅看待,但要引以為惕,更謹言慎行,這是所有人都應該注意的。」他清楚地表明,尤其是那些受到媒體高度關注的官員,更要謹慎言行,以免一時失言,給予社會造成不必要的紛擾。
石崇良的道歉不僅僅是言詞上的表達,更反映出他作為一名公共服務者的責任感與道德標準。這樣的態度值得所有官員效法,也應該成為所有人自我要求的一部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言語的影響力巨大,每一句話都可能激起千層浪。因此,慎言慎行不僅是個人品德的反映,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最後,石崇良用一句話引人深思:「言語是刀,它可以隔開矛盾,也可以澆灌友善,看我們如何使用。」這句話無疑提醒著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舉止,言語的力量不容忽視,它能化解爭端,也能給予人心安定。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需謹慎小心,用智慧和愛心共同守護這個社會。
來自網路的評論
1、問題是為了當部長才道歉
2、破口失言ㄋ、哈哈那個叫做不經大腦發言、比如淦你嬢78!!外完全不用思考、只要習慣反應就好
3、所以之前是扮演鷹犬?
4、感覺這部長格調就如此,不支持石崇良,拒絕失言污辱萬華我家的人當高官